返回第九十九章 教学(完)(1 / 2)远东1938首页

当车子冲过最后一个障碍物时,菲尔索夫看了一眼手中的怀表,然后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

“越野速度是多少?”弗多罗夫开口问道。

“35。”

这个水平比原型稍大了一些,考虑到增重和路面的影响,公路速度应该在55左右,应该说还算不错,弗多罗夫松了一口气,接下来就是可靠性的问题了,这才是一辆坦克最重要的指标。

“满载野外拉练什么时候开始?”

“明天吧,今天还要测试车载内部对讲机、观瞄设备和火炮射击。”

弗多罗夫点点头,将刚才的数据记录到本子上,然后站在那里看着车子转过一个弯,炮塔转动到90度的位置,车速减慢后停下,只听“轰”得一声,炮口猛地一缩,一团红光夹着尖啸声响起,大约五百米外的固定靶被硝烟团团罩住,整个上半部分已经不翼而飞了。

“打中了,打中了!”

窄小的炮塔里挤了两个人,车长高起得扶着一具潜望式瞄准镜兴奋地大叫,坐在主炮左侧位置上的炮手孙明智和车身右下方的驾驶员林涛也都咧开了嘴,他们三人全都是抗联战士选拔来的坦克驾驶员,高起得和林涛都出身东北军汽车团,炮手孙明智则是伪满炮兵反正过来的,经过半个多月的训练,已经初步掌握了26轻型坦克的操作要领,这次换新车型,他们这个车组便被抽调出来参与试验,与苏军中的几个王牌车组一块儿,进行首批实战训练,并获得开第一炮的殊荣,好在三人配合默契,首发命中,没有在友军面前丢脸。

由于他们都有一定的基础,上手速度比起飞机起来自然要快上许多,短短半个月,这个来自华夏的车组已经累积了两百个摩托小时的实际经验,这种训练水平,就算是苏军现役部队也是不多见的,原因很简单,远东石油产量不大,严格来说,是供应不起这么大规模的机械化水平部队需求的。

整个远东地区唯一的量产油田位于萨哈林州北部的奥哈河地区,1927年成立的“萨哈林石油托拉斯”下面包括了六处油田和三处天然气田,按照38年底的统计数字,年产石油八十七万吨、天然气一亿三千多万立方米,原油和天然气通过埋在地下的管道输送到共青城的炼油厂,为什么不就地精炼呢?原因很简单,萨哈林岛的南部还在日本人的手中,被他们称为南桦太,岛上驻守着一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双方隔着西萨哈拉山脉对峙着。

一年不到百万吨的原油产量,经过精炼后得到的成品油也就几十万吨,再分给农业一部分,工商业一部分,军队能得到的也就十几万吨,三军再一分,陆军能有多少?便不言而喻了。

空军需要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以降低发动机的事故率和提高功率,陆军需要大量的汽油和柴油维持机械化,红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上百只大小舰艇每年也要吃掉不少的重油,从27年开始,尽管萨哈林的原油产量年年增加,极有可能在今年突破百万吨,依然满足不了日益严峻的战争形势,几乎每天都有大量的油槽车行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上,将来自高加索的大量成品油运到远东地区,加强这里的战略石油储备,为此还削减了对外出品,要知道,在30年代,苏联的主要外汇来源就是石油出口,特别是对欧洲。

即便如此,刘开放还是觉得远远不够,留西柯夫有些无奈地摊摊手。无忧文学网5ux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