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这门52已经变了样,一套齿轮传动装置代替了原来的曲柄摇把,同时可以由电机驱动,液压升降的送弹机可以随着炮圈做360度的转动,保证始终对准炮膛的方向,休息了十多分钟之后,她们你拉我我拉你地站起来,开始实际操作。
“敌机方位东偏南,高度4200,速度450,航向569。”
于安顺报出数据,金旋子马上打开电源开关,控制器绑在方向架上,她同时按下向右和向上的按钮,额定功率052马力的无刷电机发出一阵轻微的“嗡嗡”声,带动咬合良好的齿轮顺滑地转动起来,只一瞬间,炮口就从平放变成了斜向右上方70度左右角,她手指微调了一会儿,向于安顺点点头,后者看了一眼手表,用时在9秒左右。
“高爆弹一发,开火。”
“开火!”
金旋子猛地向后拉动火绳,“砰”地一声,底火被撞击点燃,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推动92公斤重的弹丸以接近800米每秒的高速从膛口冲出,经过六秒钟的飞行在瞬间冲向4200米的高空,这是一发教练弹,自然不会爆炸,飞行了一段距离之后便掉了下来,落到某个森林的深处。
“高度不变,速度不变,航向563,急速射,开火。”
金旋子用力拉开尾部的半自动立楔式炮闩,一个黄澄澄的弹壳掉出来,刺鼻的硝烟气弥慢开去,她脚下踩住一个金属踏板,折叠形液压升降机迅速升起,一枚炮弹送到膛口,她伸手向前将炮弹推进去,然后合上炮闩,前后用时不到五秒。
开火、上弹、再开火、再上弹,在两个女兵的注视中,这门重达43吨的大炮竟然打出了不逊于栓动步枪的射速,连同炮长在内只需要4个人就能操作,这是何等的效率?
“好神奇!”
金发蓝眼珠的乌克兰姑娘波斯卡娅掩嘴惊呼,黑头发的伊琳娜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不到一会儿功夫,在她们的阵地周围已经堆积起一地的弹壳,她们要做的只是不断地将炮弹箱里的炮弹搬到送弹机上,即使两个人轮流来也不怎么费力气。
“砰砰砰”
连续打空了两个箱子的炮弹之后,于安顺果然叫停了测试,哪怕是教练弹,对身管的寿命也是有影响的,再说了这只是反应速度提高了,还有一项也很重要,那就是击毁率,这就要涉及另外一项改变了。
远东没有炮弹制造企业,刘开放只能找了一家机械加工厂进行改装,过程也很简单,只需要在头部钻出一个大姆指粗细的洞,然后将一个同样大小的金属管子旋进去就可以了,这个大姆指一样粗的金属管子里装着一小块集成电路,以弹体的外壳做为发射天线,使用一节小号镍镉电池为动力,在炮弹出膛后会不停地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同时接收反射回来的波束,由一个门限电路控制,当频率差达到限值时,就会引爆弹体中的雷管,从而达到空炸的目地。
没错,这就是他从琼州弄来的一种特殊装置,专门用于各式炮弹的无线电近炸引信,由于采用了集成电路,体积可以作得很小,安装后占用空间自然也很小,不光能用于对空,而且还能装进大口径榴弹炮弹或是迫击炮弹,用于杀伤地面人员,为了尽可能地节省成本,板子做得十分粗糙,不过由于用量太大,算起来价值也是不菲的。可乐文学ke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