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卯时。
所有士卒齐聚演武场。
正是昨晚欢迎仪式的地方,也是北九营经常聚集议事和战斗的地方。
君莫笑看着所有人,寒声道:“昨晚的新人欢迎仪式,是咱们北九营有史以来最大的耻辱,所以今日,包括我君莫笑在内的所有人,全部接受惩罚。”
“全体士卒,全部背负各自级别的重物,跑两圈!”
从自己的营帐过来演武场之时,黄老渣就跟卫济介绍了。
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围绕北九营外围专门铺就的道路上,先跑一圈。
然后集体洗澡、吃早饭,吃完之后各个军侯军各自训练。
“诺!”
众人异口同声,齐刷刷应道。
君莫笑有语气古怪地道:“当然了,四位刚来的新兵不用受到惩罚,照常跑一圈就好。”
然而,君莫笑看似好心的提醒,顿时引来了无数双凶残的目光,分别注视着林空、何悬、欧阳二和卫济。
四人急忙各自开口,说愿意一起跑两圈。
这才将众人吃人的目光,变作欣赏的眼神。
因他们四人而起的集体惩罚。
连君莫笑都自愿受罚,他们怎么好意思不跟着一起?
接着,在君莫笑的领头下,五大军侯和各自下属士卒,依次背负重物奔跑。
生死营的每个营地宽二十里,长五十里,这在最外围铺就的道路,大约一百三十多里,两圈的话,一共二百七十里左右。
当所有人完成惩罚的时候,着实花去不少时间。
每个军侯军各自回去洗澡、吃饭,稍作休息后,在各自的演武场上集合。
吃完饭之后,卫济在黄老渣的带领下,领到了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第一把长剑。
永昌帝国的军中制式长剑,比平常的长剑大上一些,不论是剑柄长度,剑刃长度和宽度,都多些尺寸。
不过在卫济这样的修炼者手中,却一点都不重。
卫济将剑背负在身后,一阵陶醉。
这是他自小就梦寐以求的画面,他极度向往持剑的游侠、道士等等,他们各自持剑的方式也因人而异。
看过无数持剑之人,卫济还是觉得背负长剑,乃最好看的方式。
就比如传授自己剑法和解释“卫济”之名含义的铁冠道人,还有和自己一起进入生死营,自称来自乾域的老乡的道士何悬。
卫济觉得这样潇洒极了!
不过,稍稍孤芳自赏了一会,卫济还是将长剑挂在了自己营帐内的墙壁上。
毕竟,自己现如今的攻击方式,只有老农拳和百步穿杨,长剑暂时使用不着,等到了上战场的时候再佩戴不迟。
经过昨晚的深思熟虑之后,卫济还是决定等到了中三境,好好巩固了老农拳、乾步以及奇门遁甲之后,再来修炼乾坤物中的基础剑式。
演武场上各种扶住训练的器具非常齐全,这让卫济想起了浮山宗上的演武场,倒是异曲同工。
毕竟,对于炼体地境的武夫来说,提升境界的最直接方法,就是不断打磨体魄。
这也是地境武夫的根本所在。
至于,修炼武夫之气的功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拥有的。
演武场上的地域划分,也是泾渭分明,精确到每一个小队、每一个人。
来自修炼界的修炼者,大多都是选择修炼自家的功法。
而永昌帝国的本地士卒,自然是统一按照帝国提供的功法和方式修炼。
当然,这些本地士卒,也有诸多永昌帝国的贵族子弟,他们因为家世的缘故,自然也有着自己的功法。
与长青帝国完全不同的一点是。
长青帝国的官员,贵族嫡长子天生便有爵位,本人死后有嫡长子完全继承官职和爵位。
至于其他后辈子弟,也可能会通过长青帝国的“举荐法”,和一年一度的年终选拔获得官职和爵位。
这就叫做子承父业、承祖余荫。
而永昌帝国内,不论是谁都不能继承爵位和买卖爵位,只得以功劳换取。
功劳的方式又分作很多种,最多的自然是军功、政绩、农耕、纺织等等。
每一种形式,都有具体的赏罚制度。
也就是说,在永昌帝国,不论是三公九卿,还是其他官职,都不可能世袭继承。
只能在上一任官员因事不在其位之后,其他人靠功劳争取。
比如,就算是三公中的太尉的嫡系后代,也只能通过自己的方式,一点一点地积攒功劳,进而换取官职品秩。
就算是丞相的嫡长孙,一生未立寸功,也与平民无异。
当然,但凡大家族的子弟,自小便有着极好的成长环境,不能有所建树者,几乎不存在。
这自然也算是生在簪缨世家的好处。
黄老渣小队的地域上,加上卫济之后的十三人,开始了修炼。
除了卫济,其余所有人全部都是本地之人。
整个河西战场,本就本地士卒占据大多数。
再加上,一般的修炼界来人,基本都会选择修炼营。
所以,在生死营当中,来自修炼界的士卒其实极少。
不过,一但是这样的存在,也都各个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