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位官员都进入了金銮殿,众人摩肩接踵地站在殿下,没有人敢抬起眼来看着高台之上的皇上、太后,而是直接匍匐地跪在地上,高声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安稳坐在龙椅上,喘着气,并不说话,只是抬了抬手,那身边的大太监朱公公立即会意,高声道“皇上有旨,众位卿家平身”
“谢皇上谢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见殿下的众臣都已经起身,一个个紧张兮兮地立在堂中,她便率先轻松开口道“众位卿家也是许久未见到皇上,未见到哀家了。不知道最近你们过得可好”
“谢太后娘娘关心臣等托皇上、太后娘娘洪福,一切都好”躺下的众位大臣整齐划一地答道。
太后娘娘却转了口气,道“你们过得好,我可过得不太好。皇上也过得不大好。我们母子在这宫里疗养病体,和皇上的病情做着艰苦的努力和抗争,实在是有些自顾不暇。就把朝中的事务都交给了皇上的嫡子,本宫的亲孙子,太子殿下去打理了。不知道你们觉得他打理的怎么样朝野内外有什么有什么怨言天下百姓有没有受什么苦呢”
听到太后娘娘这样公开地说这些话,太子殿下吓得双腿发软,一下子面色惨白地跪在地上,匍匐到台阶前,道“皇祖母教训的是,孙儿能力尚浅,治理朝廷内外事务还尚且缺乏经验,定然是有些错处和不足,请皇祖母责罚”
太后娘娘看见跪在地上直发抖,连说话都有点哆哆嗦嗦的皇太子,她并没有立即叫他起身回话,而是继续笑道“太子殿下,我的好孙儿,你看你说的。我刚才可有说你做的不好还是有在教训你的话我是在问他们,问他们有什么觉得你做的不够好的。让这些有经验的老臣能提出来一些有建设性的看法,以后对你也是大有裨益的嘛。不然你整天只能接收到来自你舅舅的信息,并不知道这个朝廷真实全面的样子的话,对你来说偏听则暗啊。”
太后娘娘此话一出,吓得连公孙太尉也连忙上前,跪在地上,道“公孙离才疏学浅,有负皇恩,不堪重用。教导太子殿下辅国,实在是有愧皇上和太后娘娘的厚爱。”
太后娘娘坐在座位上,向下眯着眼看着这跪在地上的两人,笑问道“哎,你们舅甥俩还是真有意思啊。我还什么都没说呢,在座的诸位大臣们也什么都没说呢,你们怎么就自己请罪了。是我话没说明白,还是你们两个想得太多了朱公公,快扶他们两个起来。”
朱公公应声便赶到高台下面,将太子殿下和公孙太尉一一扶起。太后娘娘看了一眼皇上,只见他面色发灰,喘息也还算平稳,再回头看了看刚刚站起来的太子殿下和自己的亲侄子公孙离,这两人的面色也不比皇上这个病人的面色好到哪里去。她轻叹了口气,笑道“今儿皇上身体刚有些好了,想亲自出来听政,看看在他养病的这个期间,京城内外都有些什么新鲜事儿,需要处理的,都说来听听。有些就算是太子殿下的东宫处理过的,也可以说出来,咱们大伙一块给皇上解解闷儿。”
这当今太后是什么人啊先帝敬重爱戴的嫡妻,公孙家世世代代的后族之人,前太尉公孙衍的亲妹妹,亲儿子是皇上,养子是辽北王,背靠权势世家,手握北方重兵,自然在朝中说话也是说一不二的。只是今日太后娘娘话里话外,都没有十分给自己的亲侄子公孙太尉什么面子,这实在是叫大伙看不透这一层的关系。大家也一头雾水的什么都不敢多说。所以太后娘娘开口发文,大家也都是一直死死地低着头,不肯抬头看着高台之上的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