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度说:“真的,我不抽了,你原来不抽烟的,现在抽这么厉害了。”
大来说道:“一个人在外面,无聊,抽抽烟解闷啊。”
九度问:“你媳妇和儿子都在家乡啊,为什么不一起带出来呢?”
大来说道:“没地方读书啊,相比民工子弟学校而言,家乡读书的条件好些啊。”
早上九点半,小个子再来把自己公司的五陵之光开来了。再来买了两笼小笼包和两杯豆浆。
再来说:“我们麻山人一直住在高高的云端,现今来到一望无边的大海边,体验渔夫生活。”
九度说:“住山里,靠山吃饭,住海边,依海而生。各有各的活法。”
大来说:“我们住石头山,要啥没啥,只有打工。”
两人在车里吃起早餐来。坐在车里的有再来的二婚媳妇,再来侄儿,大儿子,小儿子,女老乡,九度,大来。
女老乡是一个极漂亮的女人,离异,带着儿子在市打拼,也是一个烟不离手的重度烟民。
车开上了一条长长的跨海大桥,海里种着许多“树”一一风力发电大风车,三片长长的叶片缓缓地转动。
小孩子激动地叫着:“哇哇,大风车,好多的大风车。”
一车老麻山人,虽然没曾见过海。但是每个人心里面都有一片海。
但是,真的见到一望无边的大海时,和站在老麻山之巅见到的又完全不一样。
山是层层叠叠的,层次分明的而海是海的样子,开阔而平。由于是近海,靠近小石山的海水还有点混浊。较远一点的地方,海水蓝蓝的。海水浊清交汇处,让人看得十分清楚。
再来小儿子一声惊呼:“妈妈,你看,再远一点的山,像是人脑袋上戴着的小帽子似的。”
小孩妈妈说:“嗯,是的,很像!”
全车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再来说:“麻山后代,麻山货!啥都离不开一个帽子。”
九度夸赞小孩到:“这小家伙说不定以后成为作家,你看他那个比喻,弄得多周正。”
“哈哈,要得,还不快谢谢老伯吉言。”再来对自己小儿子说。
“谢谢伯伯。”再来小儿子用独有的儿语说道。
沿着大中国东海的长长的海岸线,在蜿蜒曲折的石山路上继续前行,路边人工种植的生命力顽强旺盛的长着红果的树。
再来边开车边说:“咱们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海,时代好哇!”
大来说:“你出来早,刚好碰上改革大潮,你脑壳又聪明。所以你发展得好哇。”
女老乡说:“你们男人都好,有自己的好兄弟帮衬,我们女人靠单打独斗哇,还好有来哥帮我。”
再来说:“老妹,都是麻山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嘛。”
再来侄儿说道:“老叔和老姑们都是有经验有故事的人。我还是瞎子过河,反正摸夜路走也不怕了啊。”
一行人说说笑笑,沿海公路也一直向海延伸着。
茫茫的大海,依然茫茫无边。偶尔有一艘渔船在海上缓缓行使。掀起一片泛白的浪花。
再来的车继续前行,对向车道驶来极少的旅行中巴车,车上旅客疲惫地打着瞌睡,只有极少的人把头抬起,望着窗外茫茫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