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伫立在政殿,愁眉不展。有好几个大臣站在他身后,默不作声。并肩而站的齐阳也静静听着陛下的训斥:“西蜜如此猖狂,谁造成的?是你!“齐王指向齐阳,再一一指过下边两排一字划开的所有人,“是你们!三年来的进贡数量逐减,质量也下降……质量不是保存不当这么简单。特别是今年,西蜜气焰嚣张至极。十株天山雪莲,都是假的,三十只白貂!短短三天全数死去,还有,所有的粮食,发霉发臭,还能给那些士兵们分发吗?“
“陛下!西蜜族的公主和西蜜外史既然在都城,何不留人给西蜜一点教训。“太子身后终于有一个大臣站出来建议道。
齐王沉默。人他可以抓,也可以给西蜜一个教训,但是,在教训别人的时候,齐国会不会被他事教训,比如日渐好转的魏国,自傲持大的岭南王江志忠。
“陛下,此事不可!去年年末因为雪灾,多地备受影响故延缓税收,国库也开仓放粮若干,粮食本来就紧缺。本想等西蜜和岭南王的进贡来填补,可岭南的进贡时间未到,西蜜运来的又都是问题粮食,此时若与西蜜冲突,势必要强行征税填补军草所需,必定会让百姓陷入慌乱,交不上粮食是一方面,陛下还会落一个失信与民的口实,到时内忧外患,与国非常不利。陛下请三思。“户部尚书刘恩详细解释道。
齐王细细琢磨,点点头,又看着太子身旁的江景枫,等待他说点什么。
江景枫心领神会,“启禀陛下,岭南虽然是我父王独立管辖,但我父王说了,永远效忠齐国,效忠陛下。只要陛下有需要,我可给我父王书信一封,让他提前纳贡。“
冠冕堂皇的话说的倒是不错,只是太华而不实了。去年灾情严重,各地也都募捐粮食救济灾地。岭南物华天宝,土壤肥沃,气候适宜,不仅没遇到灾情,还一年产粮两次,可去年却不见江家拿出一粒米帮百姓度过难关。
“还有一个办法。“太子突然道,“断绝西蜜的木材黑炭交易,加派人严守冥渡,到了冬天,西蜜必定不击自溃。“
“如此是个法子。“指望江家的法子的确不如这样,只是齐王紧皱眉,问道:“现在是用人之际,该派何人长时间待在冥渡呢!“毕竟一旦有人增兵去冥渡,就会分散齐国的军队实力。
齐阳正要开口拒绝这个办法,太子抢先一步补充道:“相丘将军应该是最合适的人选。他助老四平安的守护冥渡多年,不管是冥渡的百姓状况还是冥渡的山峰地势,没有人比他更熟悉。“
齐阳担心,着急道:“现在常驻冥渡的将军是应川,他是冥渡本土人,而且从往日我与他的接触来看,是一个可用的人才,父王只需增兵,不需要再派大将。“
“儿臣听闻,应川将军身体一直抱恙,都是他的副将在管理军中事物,这……“太子话没说完,因为齐王的表情就能看出他已经陷入深深的纠结当中,无需再多说,只是他突然晃动身子,随即抽出一只手拖着脑袋。
王公公过去扶着他,“陛下保重龙体!“
“启禀陛下,太子府传来消息,太子妃要生了,摧太子殿下回府。“一个公公突然进来禀报道。
太子激动起来,但看着齐王不舒服的模样,犹豫起来,“父王,你近日经常眩晕,要不扶您回去休息,再找太医……“
齐王做出“走吧走吧“的手势,“快回府去吧,看看佳月如何,朕又有孙子了。“
齐王的话正中太子的心意,没多在说什么,行了礼就一步并两步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