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侄儿到时会偷偷放了二叔,但侄儿的意思是二叔一旦离开蜀营,可千万别往剑阁关回赶了,二叔刚刚落败,倘若钟会气不过,拿二叔出气,也是不美。况且,我蜀军就要回师剑阁关了,二叔要是也回剑阁关,等于又一次叔侄相争,刀兵相见。”
“二叔一走,可直接赶往雍州,如若有人问起,可言是帮雍州镇守,以防蜀军入侵。待剑阁关事了,正回钟会军也不迟。还望二叔谨记,否则有其一无其二,下次二叔再与蜀军有什么瓜葛,侄儿也不好再仗言相救了。”
诸葛亮也是好言相劝,毕竟听不听在于诸葛绪。诸葛亮不是吓唬诸葛绪,要是诸葛绪真的傻傻地又赶回钟会军,那诸葛绪与诸葛亮还得接着交手。
钟会的大军就横拦在剑阁关,诸葛亮等人自是不会放任不管,到时肯定会有一场龙争虎斗。
“二叔省得了,二叔此去,就去雍州吧,绝不去剑阁关添乱,贤侄放心,必不让贤侄难做,再有下次,不待贤侄开口,二叔无脸见人,自刎谢罪。”
诸葛绪说完,也不死皮赖脸待在诸葛亮这儿了,而是站起了身,朝诸葛亮摆了摆手,然后大步走出了营帐,等待时机,好在诸葛亮的相助之下,悄悄地逃走。
去雍州就去雍州吧。真正的聪明人,从不会孤注一掷。诸葛绪倒也没感到气馁。诸葛绪一离开了蜀营,逃往雍州,诸葛亮却又一次地召集了各将,包括姜维,就连刘禅也被请来旁听。
时间紧急,诸葛亮不待各人发问,而是将新的计策直接地说了出来,只见诸葛亮扫视了一眼坐着的各位将军,而后说道:
“陛下,各将军,如今我军折返,回援剑阁关。依亮看来,可用疑兵之计,定可建立奇功。”
诸葛亮刚开了个头,坐着的张飞早就耐不住了,大大咧咧地插嘴,说道:
“军师,你就直说怎么办吧。疑兵也好,强攻也好,反正俺老张都不懂,但是只要上了阵,别忘了俺老张就行了。”
张飞上了战场,最烦像之前一样,刚刚杀了几个杂兵,结果对方主将都降了,打个屁,忒没意思。刘禅和姜维见张飞又插科打诨,皆是笑了笑,却不起哄,毕竟张飞没脑子,其他人都知道现在时间是真的挺紧的。
“翼德,你若是再不闭嘴静听,就给本军师出去,军议之地,容不得翼德在此喧哗。”
“亮认为此时魏军大将诸葛绪新败,我军正可用疑兵之计,假装为诸葛绪军,逃回钟会军,说来也是天助我蜀国,亮与诸葛绪皆复姓诸葛,大军不必做过多准备,正好伪装成魏军。钟会必定料不到此诸葛非彼诸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