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2 战船(1 / 2)斗反三国首页

“陛下,木薯杆已经取回,这下可以派兵了么?末将愿为先锋,攻下乐城,将功补过,还望陛下恩准。”

刘禅是蜀主,王含当然只认准了刘禅,之前让王含无故去取木薯杆,王含认了。现在取回来了,刘禅总算没话说了吧,终于得派兵了吧。王含那是一脸的期待。

谁料,刘禅放下手里正吃着的木薯,接过了陈祗递过来的木薯杆,左瞧右看,很是满意,笑着说道:

“王乐城辛苦了,朕都记着功劳。王乐城不用客气,快些吃木薯吧,不说这木薯还真是香粉,好吃得很。出兵的事情,朕刚才就说过了,朕不懂这些,王乐城还是问问军师吧。”

“陈祗,派人先将这些薯杆一头浸于水中三个时辰,然后去寻回一些河边泥土,将薯杆插于其中,置于阳光之下,待薯杆重新生根发芽,杆上长出嫩叶,再移植到山地那里。”

刘禅也不急,先让陈祗试试,看看能不能让木薯人工种植,一旦能够成活,到时候不怕找不到地方种木薯,乐城就是个天然试验的好地方嘛。不过,刘禅现在也虚得很,王含一直在要求派兵乐城,不断地提醒乐城已失。

一想到乐城在魏军手里,影响了刘禅种植木薯的大业,刘禅不由伙同王含,皆齐齐地向诸葛亮投去了一眼。诸葛亮对于木薯并不上心,又不是吃货,有东西可吃即可,管它是大麦,还是黍米,或是木薯,根本就没有区别。

但是现在刘禅和王含都在问蜀军的打算,诸葛亮没办法在一边划水了,只得用衣袖擦了擦嘴,说道:

“陛下,我军现在不能去进攻乐城,一旦进攻乐城,容易打蛇惊草。以臣来看,我军汇合了乐城军,还得继续沿着汉水上游而走,眼前我军除了得知乐城已失之外,对于汉城、阳安关等等的情况还是没有什么消息,因此继续往前走,先走到汉城,若是汉城仍在,则可入城据守,再图乐城。如若汉城已失,那也好探查一下魏将杨欣的主力是在汉城,还是乐城。”

诸葛亮不是不愿带着王含去拿回乐城,而是不想这么快就让汉中所有的魏军知道诸葛亮的目的,现在汉中到处都是被魏军占据的城池,拿哪个第一个开刀,这个很重要,魏军也会因为蜀军的动静,而做出战略调整。

“军师想再往前走,那也行。末将对汉水较熟,就由末将来领路,到了汉城,如若汉城已失,末将希望军师能够领军回来,先行夺取乐城,末将在乐城经营多年,倘若能够拿回乐城,末将有把握用最短的时间安抚好乐城,然后再发兵去收复汉城。”

反正现在蜀军的兵马是诸葛亮的,诸葛亮想去哪,王含拦不了,只能尽力配合,但王含始终是王含,依然只坚持一件事情,那就是派兵乐城,夺回乐城。王含对于乐城在自己手中丢失这一耻辱,那是耿耿于怀,如梗在咽。

诸葛亮不会做任何保证,毕竟行军打仗,那是走一步看一步,哪能什么都算好,能算好的不叫打仗,叫演习。但是王含这样想,也就随意了。反正到最后,做决定的人不是刘禅就是诸葛亮,怎么轮都轮不到王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