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话就把他们老师批评了一顿,说:“这种老师没有什么事,不用理他。明知道你高中过来,有些课跟不上,又没有好的课外辅导环境,作业做起来困难一点,不很正常吗?让他去中国,做中国的作业试试?这些老师也就会照本宣科,根本不会从实际出发。更不知道什么是圣人的因材施教观念。”
“唰唰……”
我这一说完,微明的眼泪终于忍不住决堤了。
这种情况,是我意料之中的。及时给她开导,让她发泄出来,相比闷在心里,带着这些这些愁云和迷茫,去参加高考,那是有天壤之别的。
小萌作为母亲,这些心理问题,她不一定都扑捉得到了,很容易习惯性地跟老师站成一队:老师一说,就跟着急,然后给孩子更多压力。
这也是大多数家长的通病,很容易跟老师联合起来,不正确地给孩子增加压力。
但是,我们心中要明白,去批评老师,跟孩子站成一队,纵容孩子的懒惰,或者习惯性的脆弱,也是不对的。
也有不少父母,就是喜欢跟孩子站成一队,谁也不许欺负他们的孩子哪怕是老师,学校或者他人的正常的要求,他们都会理解是对他孩子的欺负,就跟他们的孩子一起闹对方。
什么时候跟孩子站成一队?
什么时候跟他人站成一队?
这个肯定要理性客观,也要因时因事。
高考前,肯定不能给孩子增加压力,那个时候,不是特别的事情,肯定要跟孩子站成一队但是,如果跟孩子站成一队,明显是错误的,你回头还得把这个事情处理好要不然,就可能助长孩子的一些坏毛病。
微明考完试,回国后,我跟她讲:“在大学,就是要开始学会独立了,要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压力了因为那已经是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阶段了,到了社会上,都得学会独立思考和面对问题了。
还在学习期间,有些压力和困难,要学会主动去迎接和挑战,不断测试自己的承压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抗压能力。
好比在高考前,老师批评交不出作业的事,其实那种事情,也是正常的毕竟自己,基本都是最后交。我们不能总指望别人有多理解我,等我们到了社会上,不但有些人总不会理解你还会专门针对你。到了社会上,你必须要学会去面对小人和竞争对手给你制造的麻烦不然你就只能活在他们的阴影之下。
所以,在大学期间,就要学会主动去提高自己的成交和抗压能力,主动去挑战一些有一点难度的事情。”
通过时间错位,我又把当时那个跟孩子站队,批评老师的适用于特殊情况,具体个例但不符合普遍价值观错误,重新纠正了过来。
小萌看我根据实际需要,一会儿把活得说成死的,一会儿又把死的说成活的,庆幸道:“幸好有你帮我开导,不然这些问题,我还真不容易想得那么周到。
你的思想进步得,确实太快了!我自己天天看着孩子,这些问题都不容易发现。你都没带大过孩子,却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很多问题,都可以比资深家长和老师,看得更深刻。
也许,有一天,你的思想,真有可能流传于世。”
我只能说:“其实主要是你自己教得好,从小把孩子的基础打得比较好,她自己愿意上进,拥有虚心学习和不断进取的良好习惯要不然,我也无能为力。
我家的很多人的情况,你也知道,我要是多说他们几句,可能都会反过来批评:仗着多读了几年书,就到处批评人了。
佛都只能渡有缘人。
圣人也只能教君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造化,你的孩子以后肯定会很优秀,这主要是因为你教得好,她自己的优秀基因也形成了。”
“真没想到,我们家出清华生了。”路上,小萌高兴地道。
“这些年,牺牲那么大,专门赔孩子,也算有所值了。”我道。
“也多亏有你帮着引导,不然我肯定也带不好。”小萌道。
“还得靠她自己,不然如果只是靠外力,谁的帮助也没用。她的基础打的好,小学读的课外书,可能比我大学念完时,还多。这次考试她超常发挥,可能也不是偶然。有些人平时看起来,好像不怎么样但是考试,一不小心就发挥的很好。看起来好像运气成分很大,实际上肯定跟基础有关。我以前,平时看起来好像还不错,但是一到考试总发挥不好我后来也意识到,原来的基础知识打得不扎实,做题总是丢三落四,也有很大关系。”我说。
“嗯。这次考试,她确实已经是超常发挥了。英语跟她们班最厉害的那个参加国际辩论大赛的孩子,考一样的分。她数学又一直比较好,占了很大优势。所以这次,她陷入幸福的纠结了:因为美国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也录取了她,到底是去清华,还是去伯克利?”小萌问。
“好吧!给我这四次高考,也只能仰望清北的人留点活路吧!我要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我道。
“哈哈!小雅,好好安慰安慰你的大叔,不然你就没大叔了。”小萌笑道。
“我也要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我这初中毕业,都打算不读书了呢!”小雅装着难过的样子。
“回去好好学习!不过不要有压力,学得什么样,是什么样。学习是为了自己,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学习,不过是让自己的精神是想吃饭喝水。不要去跟别人比,没有可比性,自己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能吃多少,就吃多少。”我抓住小雅的手说道。
“是。大叔。”小雅道。
“走。我们先找过地方坐下来喝点东西庆祝一下,然后打个车送小雅到汽车站,节约点时间来玩一会儿?”我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