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毅一看到这几个字,心里就激动了起来,迫切的想知道秦云到底有什么办法。
秦云的办法是,清河军立刻撤离昱岭关,并且弃守北方两百余座城市,决战长马关。
“弃守两百座城市?决战长马关?这又是为什么?直接依托城市的逐步防守,慢慢消耗敌军力量不是很好么?何必要将两百座城市送给敌人,决战长马关。”赵毅不解的看着秦云的密信,若不是长期以来对秦云的信任,他恐怕会直接将这封密信给撕掉。
“哈哈,这老家伙肯定没有办法了,偏偏还想装一下十三,所以出了这么一个馊主意。”吴岩在一边笑道。
赵毅没有理会吴岩,整理了一下心情继续向下看去。
“我军在撤退之时,将附近城市的粮草,一律收缴上来,将所有的树木一律砍伐殆尽,实行坚壁清野政策。”
“清河军弃守之城池,敌军必定需要派兵镇守,而清河军又可以收缩兵力不断将军队集结。敌人不断在分散兵力,而清河军不断在集中兵力,此消彼长之下这样敌人必定会处于劣势,这时清河军若在长马关下摆下阵势与敌决战,胜算将会非常高!”
“况且就算清河军失败,高手退居长马关,依托长马关之坚墙将已经元气大伤的隆远军拒之关外,为清河各势力赢得更多的时间。”
“主公定在想为何不防守城池逐城争夺消耗敌军力量,这样确实可以不断消耗敌人的力量,但是这就成为了两国国力的竞争,短时间之内分不出胜负,由于时间拖得太长,必定会出现过多的变数,这样一来最后哪怕战胜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后了。”
“更重要的是,清河军是由无数个小势力联合起来的一个势力,在短时间之内可以形成一个拳头,能够跟敌人进行持久战,可时间一长了呢?清河军内部的各势力矛盾就会集体的爆发出来,那时候的清河军哪里还有一丝丝的战斗力,到最后都只能被歼灭!”
“然而清河军若是将敌人放进来,敌人务必把守一些重要城市,因为他们如果要进军,就必须派兵驻守,守护自己的补给线,否则一旦我们切断他们的补给,别说进军了,他们甚至可能全军覆没。清河军撤退,将大量的领土扔给敌人,敌人不但拉长了其补给线,还分散了兵力,敌军实力必定会大大降低,等他们抵达长马关的时候,战斗力必定大大削减,那时候清河军再与其决战,定能一战而胜!此为以退为进之策。”
“所以,清河军只能快速结束这场战争,而不是拖着和敌人进行持久战,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军国和敌人持久战,内部各种矛盾都会持续爆发出来,更何况是一群本就由乱七八糟的势力组成的清河军。”
赵毅
想了想也是,可他还有疑惑“这敌人难道看不出来吗?他不会占领这些领土之后坚守,不再进攻啊。”
“我就说那老头不靠谱吧,他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吴岩撇嘴道。
赵毅转过头看了一眼吴岩道“你这么厉害,那你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么?”
吴岩眨了眨小眼睛,就这样看着赵毅不说话。
赵念虹忍不住噗嗤笑出了声,可吴岩一点都不觉得尴尬,也跟着呵呵笑了起来。
郑飞向赵毅解释道“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敌人如果进军,那么我们就能获得优势,快速解决这场战争。如果敌人不进军,而是固守那些城池,那么敌人在面对我军随时可能进攻的情况下,必定要在边境保持大量的守军。一,敌人的补给线被无限拉长了,会大量消耗敌人的国力,时间一长就可能拖垮他们整个国家,这样我们就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二,敌人派出大量军队常驻,那么其国内也就空虚了,若是此时有第三国介入,那么隆远军国就有可能直接灭国。毕竟底层军士可以随便招募,那些初醒和仰星的高战可不是那么好招募的。”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实行了坚壁清野政策,如果隆远军国占领了区域,那就必须为占领区的百姓提供食物和生活必须物,如果不提供,他们就将面临无尽的百姓战争中,大大削弱自己的战斗力。”
“所以,敌人必定不可能和清河军国拖下去,要么撤军,要么决战!而决战地点只能由我们定!”
“妙!妙啊!就这么办!”赵毅一拍手道“果然不愧是先生啊,这样都能想出办法来!”
吴岩躲在角落里叽里咕噜的说了一堆,赵毅懒得理会这家伙,他这明显是嫉妒秦云的才华。
郑飞又开口道“虽然这计策很好,但是不一定能够实行,清河军的那些势力可不一定会跟着计策来,推行有很大的难度。”
“我已经给他们建议了,不过他们听不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来人!”赵毅转身对大帐外的守卫喊道。
“在!”
“聚将!”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