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没想到这魏将被俘,第一时间不是求饶,也不是求死,而是问起诸葛亮的家事来了。诸葛绪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哪,直接问得诸葛亮一愣,竟然无言以对,待片刻之后,诸葛亮反应过来,总算是没有失礼,答道:
“正是家父。”
诸葛亮本来还想盘问对方几句,似乎觉得没了必要。这个魏将认识诸葛瞻,又复姓同为诸葛。诸葛亮内心有了一种不好的猜测,果然诸葛绪就像感应到诸葛亮所想,直接会心一击,说道:
“敢问将军可是诸葛孔明?”
诸葛亮一听,隐隐有些自得,想不到刚出道不足一年,就连魏军的老将都对诸葛亮慕名已久。诸葛亮正了正衣冠,顺了顺衣襟,犹如等待老师表扬的孩子,缓缓地应道:
“正是在下,将军何以识我?”
不过,诸葛亮却是震惊了,真是好的不灵坏的灵,诸葛亮猜中了。只见诸葛绪突然猛地大声说道:
“孔明,想不到你已长这么大了,吾乃你二叔诸葛绪,诸葛宗谱上的诸葛佑明,二叔与你爹、你大伯各侍其主,二叔出仕于魏国,假字思静,而你爹则表字思远,孔明贤侄,二叔当然认识你,当初你们几兄弟出生,思远皆有书信与我,告之以增族谱。”
诸葛绪一番话,带出了大量的信息量,直接将诸葛亮给雷得外焦里嫩。在这年代,世家子弟启蒙不是三字经,而是自家门氏宗族的族谱。诸葛绪所说的,诸葛亮根本不用去求证,就知道是真的。
眼前这个眼神略带狡黠,言谈谨慎胆小的诸葛绪是诸葛亮如假包换的二叔,诸葛佑明。
这是开始攀亲带故了。
好死不死,诸葛绪为了取信于诸葛亮,竟然将诸葛瞻曾去书信给了诸葛绪的事情都给爆了出来。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往大了说,那是通敌,虽然诸葛瞻是蜀国丞相,而诸葛绪只是魏国一个混得不尽人意的小将罢了。往小了说,那是认亲,毕竟大户人家,添丁添子皆是要写入族谱的,而诸葛瞻将子孙出生之事告之族兄族弟,似乎也在人情之内,周全孝道,并非什么大事。
“纵你是我二叔,那也是魏军贼将。竟敢引兵犯我蜀国边境,罪不可赦,理应问斩,慰我死去的蜀国灵英。今日本军师就在陛下面前,亲自处理了你。来人哪,押下去,待回了剑阁关,立斩于钟会军前,以壮军威。”
诸葛亮不得不小事大作,为了显得赏罚分明,必须大义灭亲。不然以后魏国派兵前来攻打蜀国的大将肯定个个都牵亲沾故了,那么蜀国就没法打了。不过,诸葛亮还是念了宗族旧情,主动说出了站在一边当吃瓜群众的刘禅身份,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