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给朕起来,听着,董国舅古稀之年尚且为保家卫国而尽力,尔等却在剑阁关上如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真是令朕失望。军师年少未冠,依旧领兵伪装诈败,直奔魏营,尔等却在剑阁关上饮酒消愁,真是令朕心寒。”
“要是朕的蜀国皆是尔等这样的将士,那趁早举国降了罢,免得辜负了张老将军、董老将军的一片心血。朕且问,可有将士愿陪朕前去夹击魏军,配合军师,为董老将军报仇雪恨。要是你们都是个没蛋的,一事无成的,那也没事,朕不怪你们,待朕离关之后,尔等自去吧。朕的蜀国没有这样的兵。”
“但凡有一丝血性,就提起三尺青锋,活出董国舅、张老将军那样硬朗的一个人样,免得让朕看不起尔等。”
刘禅很少发怒,现在却是真的愤怒不已。不是因为董厥的死,战争嘛哪有不死人的,哪怕死的是地位很高,是董厥,是剑阁关的副将,是蜀国的国舅,那又怎么样。
刘禅最看不过的是董厥一死,剑阁关上的活力也随之失去,甚至连一丝进取的锐气都没有了。魏军就在剑阁关下,钟会就在眼前,要是真的有能耐,不用在剑阁关上自怨自艾,机会来了。军师诸葛亮这不是又创造了战机,只要剑阁关上的蜀兵如虎狼之师,抓住夹击的时机,一战赶路钟会,也不是什么难事。
“陛下,臣愿请战,请陛下恩准。”
“陛下,臣愿请战。”
从没有见过刘禅发怒的陈祗,在惊吓之后,总算是反应了过来,这么充满领导气质的演讲,可千万不能再冷场了,因此陈祗猛的一跪,大声喝问请示说道。
陈祗一跪,整个剑阁关上的蜀兵皆跟着跪了下去。姜维是剑阁关的主将,自是不能退缩,况且之前与诸葛亮约定亦是统领剑阁关上的蜀兵前去夹击,就算没人愿意去,姜维也不能坑了诸葛亮,总得有人领兵前去接应。
刘禅一看第一个请战的人居然是陈祗,顿时怒气消失了一大半,太无耻了这陈祗。凭武艺,陈祗比刘禅高不到哪里去,却体现得好像派陈祗出马,手到擒来一样。况且,想战就战,还说什么需要恩准,刘禅差点就破了功,恨不得一脚将陈祗给踹到魏军那边去。
太坑朕了。
好在姜维还是很捧场的,但刘禅却没有开口,而是又看了赵云一眼,自从刘禅刚说完,赵云就两眼开始缓缓恢复精光,如今似乎有心请战,但又不想与姜维抢功,有些欲言又止。
赵云刚才听得清楚,军师诸葛亮领军前去诈败,而剑阁关只要帮忙夹击,这样的难度根本就不大,可说是立功的好机会。姜维又是剑阁关的主将,这剑阁关上的每一个蜀兵都可说是姜维的手下,赵云有什么理由去和姜维争抢。
但是赵云知道,该有的表态还得有,于是犹豫片刻,终于还是说道:
“陛下,云愿为先锋,身先士卒,誓为董辅国报仇,大败魏军,扬我蜀国之威,解剑阁之急。”
以往,赵云对于张飞那样每次都争先恐后,想要上阵杀敌的行为感到不解,为了战功,口不择言,现在赵云终于能体会到了,急于上阵杀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是肩负重任,职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