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战船很快就缓缓地停了过来,率领着船上的兵马登上了岸边,领头几人朝着诸葛亮这边而走来。其中一人头戴青纶,身着士子之服,虽是头发花白,却是精神闪烁,龙行虎行,颇有老当益壮的感觉,这是蜀国的又一个老将,亦是汉城守将蒋斌。
刘禅和诸葛亮皆暗暗猜测,果然只见那最年长者先是向诸葛亮行了一个军礼,随后说道:
“参见丞相,末将乃汉中汉城守将蒋斌,汉城受魏军所攻,无力支撑,末将不得已寻来一艘渔船,将汉城蜀军全部兵马尽数带到渔船之上,略略改造成简单的战船,虽每日架船前来骚扰魏军,但魏军占有汉城抵抗,效果不佳,如今只能勉强度日,静待援军。”
蒋斌不像王含一样,只是记仇,一心想要夺回乐城,而是先将汉城的情况告诉了诸葛亮,剩下的就像不关蒋斌的事了,蒋斌只负责听令行事。的确,蒋斌的汉城和王含的乐城一样,蜀军兵马只有数千,面对魏军好几万的兵马攻来,蒋斌能够最大限度保全蜀军兵马,已是不易了。
况且蒋斌找了一条战船,就算最后打不到魏军,也能够顺流而下,逃到别的地方去。之所以蒋斌一直领着战船在这里停留,也是看得出来汉中恐怕凶多吉少了,而汉中一失,要是蜀都不派兵前来收复,重新镇守,那么蜀国迟早完蛋,根本就没必要逃了。
因此,蒋斌每天就驾着战船,聊胜于无地对汉城发动有限的攻击,然后再驾船离去,日子倒也不算难过,至少看起来比王含要过得好,过得滋润。
王含丢了乐城,都落魄到了要去深山老林挖木薯度日了,看起来蒋斌还是比王含要强得多,至少带走了汉城的兵马,能够撑到现在,肯定也搬走了汉城不少粮草。诸葛亮当然也关心汉城的兵马,尤其是蒋斌这支兵马是否还有战力,或者粮草问题等等。
蒋斌皆对答如流,胸有成竹,诸葛亮了解之后,也是大喜,汉城的兵马基本没有什么损失,而尚存有一船满满的粮草。光有这一船粮草,可看出蒋斌对事情的谋划极有远见。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什么事情,要是没有粮草,那都是白搭。
诸葛亮军自给自足,还能做到,要是长期负担王含和蒋斌的兵马用度,又没有城池可守,诸葛亮也会觉得压力甚大。好在蒋斌自带粮草,还有积余,一下子就解决了所有兵马的后顾之忧。
诸葛亮带着蒋斌,前去给刘禅见礼,刘禅看到战船顿时来了兴趣,这年代的船还是第一次见,刘禅就像好奇宝宝,盯着蒋斌问道:
“蒋汉城,这战船可否结实?能否让朕也上去瞧一瞧?还有,尔等这么多人都在战船上面,平日都岂不是无聊得很?吃吃喝喝都是个问题呀。”
刘禅没有去问责蒋斌关于丢失汉城的罪过,这些军务本来就归诸葛亮管,刘禅不必操那份闲心,倒是对坐在战船上的生活有了兴趣。毕竟以后想要去得远,还得靠坐船,靠骑马一天不停,能跑个三五百里就算不错了。
而坐船,一日千里完全可以实现。
蒋斌本来还提心吊胆,生怕刘禅是个喜怒无常的,或者只看重城池得失,而不分青红皂白的,不曾想刘禅却是如此平易亲人,竟然还关心起蒋斌和将士们的生活起来,蒋斌顿时老眼一热,几乎就要落泪,好在蒋斌始终自恃是读书人,很在乎礼节,没有失态,而是恭敬地说道:
“陛下,我等在战船之上,每日前来骚扰敌军,待回程之时,就皆取出渔杆在汉水的水面上钓鱼,也算是贴补一下口粮。不过,今天遇上了陛下,敌军是骚扰不了了,倒是能将今天的河鱼献给陛下,希望陛下能够喜欢。”
蒋斌的书读得多,当然明白人多礼不怪的道理,就算平常访亲访友,也不能空着手去,更何况是前来面见蜀主刘禅,就是有些太突然,蒋斌根本就没时间和没条件去寻找更好的东西,只好将先给刘禅许个空头承诺,说是会在汉水上面钓鱼,并将今天钓到的鱼献给刘禅。
蒋斌这样说,并不是随意开玩笑的,但是将战船开至汉水中间,然后派所有人都开始钓鱼,一天下去,不说上万斤,上千条鱼应该问题不大。况且蒋斌等人这么多天,的确是靠着汉水的鱼解决了很大的粮草难题,汉水里有鱼,蒋斌是很确定这点的。
“大善。蒋汉城真是有心了,朕也很喜欢吃鱼,不过朕相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知朕可否亲登战船,自行垂钓一番?也好体验一下汉水上面的风光,学一学渔家的闲情别致。”